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53 点击次数:55
陕西北部的风,裹挟着黄土高原的粗粝,吹得人心慌。前两日,黄沙蔽日,空气呛得人喉咙发紧,今日却又阴雨绵绵,这变脸的速度,比川剧还快。然而,比这天气更让人忧虑的,是这瞬息万变背后,那潜伏的危机。
延安、关中、商洛,沙尘暴黄色预警此起彼伏。西安的空气质量指数一度触目惊心地达到了500!五百!这简直是一座露天毒气室!孩子们被困家中,老人们呼吸困难,这样的日子,何谈生活质量?好不容易等到风力渐息,浮尘缓缓沉降,却又迎来降雨、大风,甚至强对流!这老天爷,莫不是在戏弄我们?
更令人心寒的是,预警年年有,防护人人知,可真正落到实处,又有几人放在心上?该奔波的依旧奔波,该谋生的依旧谋生。“防风固沙”、“防雨防涝”,这些词语,念起来轻巧,做起来却难于登天。多少人家搭建的临时棚屋,能抵挡这狂风的肆虐?又有多少城市的排水系统,能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暴雨?
想起那些因沙尘天气呼吸道感染的病患,想起那些因暴雨被困在路上的车辆,想起那些因城市内涝损失惨重的家庭……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!”这句古训,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。天灾固然无情,但如果我们没有防患于未然,没有居安思危,那人祸岂不是雪上加霜?
科技日新月异,我们难道不能精准预测,提前部署吗?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确,我们难道不能根据预警信息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吗?与其亡羊补牢,不如未雨绸缪,筑起坚固的防线!
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,完善应急预案,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,这些都不是空中楼阁,亦非遥不可及。只要我们真正重视,只要我们愿意行动,就能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!
这不仅仅是天气问题,更是民生问题,是发展问题!试想,一个连基础的气象灾害都无法有效应对的城市,如何谈发展?如何谈进步?孟子曰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”切莫让“天灾”演变成“人祸”。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,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!